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話語鏗鏘:“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偉大建黨精神充盈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支撐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始終激勵我們朝著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不斷前進,鞭策我們在民族復興偉業中不懈奮斗!
▲本文作者姚蕤門診留影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160年六代未斷代改姓傳承的中醫藥文化老字號品牌“太和醫室”名醫輩出的勃勃生機和活力。作為“太和醫室”第六代傳承人,對中醫藥文化精華傳承、守正、創新,責無旁貸。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讓中醫藥走向世界,不僅是全體中醫人的時代使命,而且是擺在當代中醫人面前的歷史考卷。如何從黨的奮斗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用9個“必須”為我們今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其中,最關鍵的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中醫藥發展規律的精華所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醫藥文化發展創新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的后代和中醫藥守護者,我們要做的就是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竭力探索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理論、技術、方法、規律,積極尋求處方、劑量、劑型、工藝四要素各自安全有效的最佳契合點的同時,更好地促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和開放交流,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與此,我也欣喜地看到,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習近平總書記就振興發展中醫藥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把中醫藥工作擺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健康中國建設和深化醫改大局、堅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高度。
面對這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中醫藥薪火傳承人,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繼續把醫藥仁心精神傳承下去,用敬畏與回饋延續中藥之命,用愛傳承中醫之情,以專注創新守護本草之魂,發揚歷代傳人在中成藥事業上開拓創新的精神,勇擔中醫藥產業發展創新使命與重任,為早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斗。
▲1957年西安市雙仁府聯合診所同仁合影
▲1957年西安市中醫學會內科進修班開學典禮攝影
▲1958年西安市中醫貢獻驗方秘方頒獎大會留影
▲1960年西安市中醫業余大學內科予科第一期學員畢業典禮合影
▲1962年西安市中醫業余大學內科本科61班畢業典禮師生合影
▲1971年西安市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
▲1974年西安市第三批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結業合影
▲1975年西安市永寧公社紅會醫院中醫學習班結業留念,姚樹棠(二排右四)在此任教。
▲1979年中華中醫學會西安分會學術經驗交流會
▲1983年陜西省中藥學術經驗交流會代表合影
▲1984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陜西分會外科首屆學術經驗交流會留念
▲1985年陜西中醫學院81級首屆函授西安中心站畢業留影。姚樹錦(前排左起第十四)為西安中心站主任,姚樹鋒(前排右起第二)任職教師。
▲1992年全國部分省市耳穴醫學第三次學術會議合影
▲1993年,海峽兩岸(臺灣—西安)中醫學術研討會
▲1993年,海峽兩岸(臺灣—西安)中醫學術研討會
▲2008年,陜西省發展中醫藥大會全體代表合影
▲2014年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第二批全國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結業典禮
▲2014年姚樹錦“補臟通腑”學術思想的臨床應用暨慢性腎臟病中醫多維治療研討班
▲2014年,陜西省學習宣傳國醫大師事跡暨名中醫傳承拜師大會
▲2015年姚樹錦從醫六十年學術思想傳承報告會
▲2019年舉辦姚氏太和醫學理論學習與臨床應用培訓班
……… |